在表象人文復古的風潮下,全台沒落的市集街道,在政府精心地規劃後,都搖身成了古意盡失的新興觀光街道.

大溪名產 -- 豆乾 & 陀螺
大溪是個充滿舊意的城鎮,在市鎮之中有著數條老街,還有多處國定古蹟及全台唯一完善保留下來的日治時期的武德殿. 


行風畫室
一般遊客到訪大溪老街,通常是去和平路老街.但這一次我決定先去中山路逛逛.整建於1919年的中山老街並沒有熙來攘往的人潮和店家,卻還保有著些許自清朝以來的純樸古味.漫步此間有別於一般熱鬧老街,十分適合靜靜地觀賞.
日治時期多位文人雅士曾聚居於中山路,帶來的文藝氣息一直延續至今,像畫家楊國斌所開的行風畫室在藝文界便有相當地位.
 


月眉通路
大溪地勢為河階地形逐層而降,因河運發達的關係,原有幾條通往碼頭的古板古道,現在僅剩普濟路前的一條羊腸小徑,它見證了大嵙崁的一段風華歲月.
站在石板古道始端上眺望大漢溪,雖然大漢溪歷經日本大正年間桃園大圳的引水及石門水庫的闢建與現代沙石業者的無情開採,水量已不如昔日豐沛,河床清楚可見,當時嵌津歸航的盛況只能懷想.
而和平老街中的月眉古道是清季末興建的石板道,以溝通和平老街與月眉里農區.為大溪地區唯一不是通往大漢溪的古道.
 


建成商行
步行至中山老街很難不去注意三十五號的建成商行,這幢中央採巨大圓形穹窿屋頂的建物,像這樣的格局不只是傲視大溪,就是與台灣其他私人店舖相比也屬難得一見的豪華氣派.商行立面的匾額文字除了書有中文外,其下還加上日語發音的羅馬拼音「KENSEI SHO CO.」,由此可見當時商行的生意之大.一般來說老街的房子臨街面都很窄,但建成商行不同,其臨街面卻是相對的寬廣,將整座宅邸的氣勢都撐了起來. 可惜目前只保留下了華麗堂皇的巴洛克式建築立面,房子主體和屋內設施則已傾倒敗壞了,我們也只能在斷垣殘壁中尋找昔時風光的些許蛛絲馬跡. 


和平老街弄獅
和平老街目前就像那觀光區一般商機蓬勃,假日時湧入了大批的遊客,販賣著各式復古玩意的店家,也是一間接著一間,街道景象與中山老街大不相同,這種狀況似乎就是全台各地老街的寫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o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